
柞水县人民检察院 田 园 柞水县地处秦岭要地,自然资源富厚,生态情况优美,是陕西省以致国家重要的生态屏障。但随着经济生长对情况资源的需求日渐增大,衍生的破坏情况资源犯罪层出不穷,既对生态情况执法造成庞大压力,也给生态文明建设带来重大隐患。作者以近五年来柞水县生态情况资源领域刑事犯罪案件为调研样本,对该类犯罪主要特点举行剖析,并提出增强生态情况资源司法掩护的对策建议。
一、破坏情况资源类犯罪基本情况近五年来,我院共管理破坏生态情况资源领域刑事犯罪案件43件76人。其中非法捕捞水产物案16件24人,非法猎捕珍贵、濒危野生动物案7件14人,非法收购、运输、出售珍贵濒危野生动物案2件2人,非法狩猎案10件19人,盗伐林木案3件6人,滥伐林木案2件8人,非法占有农用地案3件3人。
二、 破坏情况资源类犯罪特点分析1、从犯罪时间看,破坏情况资源犯罪呈频发态势。柞水地处中国南北分界线,森林资源、动物资源很是富厚,向来是违法犯罪分子“重点看护”区域,近年来破坏情况资源犯罪频发,严重影响了秦岭森林资源宁静,破坏了秦岭地域生物多样性,亟需引起重视。五年来,柞水县检察院受理破坏情况资源案件43件76人,出现频发态势。
其中2015年受理5件8人,2016年受理3件11人,2017年受理7件17人,2018年受理16件23人,2019年受理12件19人。2、从犯罪罪名看,非法捕捞水产物等占绝大比例。从犯罪罪名看,主要集中在非法捕捞水产物罪、非法猎捕珍贵、濒危野生动物罪、非法狩猎罪。
其中非法捕捞水产物罪占比37.2%,非法狩猎罪占比23.3%,非法猎捕珍贵、濒危野生动物罪占比16.7%,成为近年来破坏生态情况资源犯罪最集中、最突出、最典型的犯罪类型。3、从犯罪地域看,部门乡镇成为犯罪高发区。从犯罪地域看,我县营盘镇、乾佑镇破坏情况类犯罪情况尤为突出。
营盘镇因其拥有独天得厚的森林笼罩率和多种濒危野生动物,发案率最高,涉及破坏情况类犯罪共计13件,占比30.2%;夏季潺潺的乾佑河水也使得乾佑镇成为非法捕捞水产物犯罪的荟萃地,该类犯罪共计9件,占近年来破坏情况类犯罪的20.9%;下梁镇成为非法占用农用地的突出地域,该类犯罪共计3件,所占比重也不容忽视。4、从犯罪主体看,主要集中在农民和无业人员且文化水平普遍不高。统计分析发现,近五年来破坏情况资源类案件犯罪人员中,多集中在农民和无业人员中,且大多无牢固职业,文化素养较低,执法意识较为淡薄。
作案主体农民40人,占比51.3%,无业人员20人,占比25.6%;受理破坏情况资源案件犯罪嫌疑人76人,其中文盲或半文盲13人,小学文化39人,高中文化8人,初中文化17人,大专文化1人,未受高等教育比例高达98.7 %。三、破坏情况资源犯罪多发的原因1、法制看法淡薄。部门群众法制看法淡薄,不知道林业、土地、矿产等资源属国家或团体所有,或者恪守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传统生活态度,随意砍伐买卖树木,任意变换承包谋划的山林土地用途,任意开采沙土石料,对生态情况肆意破坏。另有部门群众缺乏生态情况掩护意识,对自己破坏生态情况的犯罪行为不能正确认知。
2、经济利益驱动。破坏情况资源犯罪往往陪同着人类对自然情况的利益索取。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停提高,越来越多的人热衷纯天然食品,追求野味,导致一些人为了追求高额经济利益不惜铤而走险。随着市场经济的生长,为降低生产成本而导致违规排放污染物、违规开采自然资源等现象屡禁不止。
如犯罪嫌疑人胡某某直接将危险废物运往公路两侧的沟渠倾倒。由于破坏情况资源掩护犯罪判处的刑罚一般较轻,违法成本与犯罪分子所获得的经济利益相比不足为惧,使得一些罪犯不惜以身试法,破坏生态情况。3、执法羁系不严。
情况资源掩护涉及环保、领土、林业、水务等多个执法部门,各部门羁系职能交织重叠,存在执法“真空”地带,在详细的执行历程中难免会泛起推诿、“踢皮球”的现象,无法形成有效地攻击协力。行政执法机关对于破坏情况资源掩护犯罪的追诉尺度掌握不严,存在以罚代刑现象,对于一些涉及违法犯罪的案件线索未实时移送司法机关。四、生态情况资源司法掩护的对策建议 1、加大侦查监视力度,增强犯罪的攻击力度。作为执法监视机关,检察机关发现涉嫌违法案件行政机关不移送公安机关处置惩罚或者移送公安机关后,公安机关不立案的行为应当实时举行立案监视,对其中涉嫌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等的执法人员,应移送相关部门查处。
同时增强与公安、法院的相同配合,形成攻击破坏情况类犯罪的协力,对组成犯罪的,坚决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2、加大以案释法力度,增强案件的管理效果。检察机关在审查起诉时,应认真审阅案卷,讯问犯罪嫌疑人,仔细审定相关数据,须要时到案发现场检察核实证据,对需要追究涉案者刑事责任的,应向公安机关发出检察建议对其举行追诉;案件移送法院后可建议法院组织村民旁听庭审,使旁听人员也能接受教育,到达执法效果和社会效果的统一。
特别是增强对生态情况的后续修复事情,涉及生态情况修复的案件,刑检部门应实时与民行部门相同,做好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事情,以零容忍的态度坚决攻击破坏情况资源掩护犯罪,而对于犯罪嫌疑人对执法惩治力度抱有的轻视心理,不仅要求违法行为人损害赔偿,更强调生态情况的后期治理修复,提高违法者的违法成本。3、加大普法宣传力度,增强群众的执法意识。
检察机关既可以通过乡镇检察服务站深入宣传,也可以团结法院、公安局及相关行政职能部门开展宣传,重点针对普法宣传力度较为单薄的乡镇、农村举行普法宣传,做好以案释法宣传事情,做抵家喻户晓、人人皆知,尤其是针对非法狩猎、非法捕捞水产物等高发性犯罪,加大宣传力度,真正让群众知法守法,树立掩护生态情况的理念,做到全民行动,配合掩护赖以生存的情况。责编:陕西法制网 李朋值班主任:姚启明。
本文来源:威澳门尼斯人官网欢迎您-www.nbbmmj.com